立足本地优势,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,既是创新方式方法的重要基础,也是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的题中之义。 “咚!笋王诞生,重34斤!”4月9日上午,在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石门村文化礼堂广场上,一场充满趣味的“笋王争霸赛”和村民自创的“全竹宴”上演。 村民潘永进不仅抱得“笋王”归,自己更是获得了“挖笋大师”的称号。 上月底,南开大学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吴立行及其团队“艺术驻村”石门村,采用村民竞赛的形式,以艺术为指导来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,引领村民用才艺建设村庄、增加收入。 “会挖笋、会烧菜就是才艺,村民也可以成为‘艺术家’‘大师’。 ”吴立行说,艺术振兴乡村就是要把村民的技能挖掘出来,通过艺术赋能,帮助村民开发更多赚钱的技能。 这场“笋王争霸全竹宴”活动就是吴立行团队为了挖潜村民才艺增收的一次“预演”。 “好久没看到村里这么热闹了,吴教授一来就把村民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。 ”50岁的潘永进从7岁开始就上山挖笋,一听说村里要举行笋王争霸全竹宴活动,就积极报名参加。 “春笋最好吃的是‘黄泥拱’,隐藏在土层之下,一座山头一般只能挖出几个,味道特别鲜嫩。 ”他还分享了如何挖春笋中最美味的“黄泥拱”的窍门。 “全竹宴”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。 50位厨娘把一道道“竹子”美食搬到长桌上一字排开,石门玉笋、笋炒肉片、山药玉米笋、竹筒蛏子……每一道菜都与“竹”有关联。 10位头戴熊猫帽的小朋友吃起“流水席”当评委,并在菜前的小杯子里投下竹签进行打分,最终叶小桔烧的山粉米包获得了“小熊猫评委”的一致好评,顺利摘得厨艺大师“五星奖”。 “在我们当地叫做‘锅癞头’,用番薯粉包裹着春笋等各种配料,是一道传统的食物,我给它取名为‘家乡的味道’。 ”叶小桔说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,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,如果知识不够、眼界不宽、能力不强,就会耽误事。 (责任编辑:admin)本文由狼人永久备份地址一芒果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esnsurgery.com/langrenyongjiubeifendizhiyimangguo/191.html |